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真的没有想到,在我们都90多岁了的今天,能亲眼见到由祖父李合安100多年前创办的商号——‘天成纱罗绸缎’。这个百年商号的传奇故事,以前更多的只是家族父辈口中的代代相传,如今它重见天日,就能更好地见证我们家族五代人的纱绸情缘。”近日,见到东莞记忆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一行到来时,包括91岁的李金锡在内的多位李氏家族长者们发自内心地感慨。 记者近日从东莞记忆项目部获悉,在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即将开放的中兴路骑楼街,在修缮过程中发掘出来类似“天成纱罗绸缎”这样的老商号10余个。这些老商号的重见天日,让人们对它们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也勾起了无数老莞人心中那份珍贵的记忆。 精心“挖掘”让百年招牌完整呈现 日前,走进东莞记忆首开区中兴路街区,李合安的曾孙——56岁的李治鸿的脚步越发急促,一直在寻觅那块家人寻找多年的百年老商号招牌。“看到了!天成纱罗绸缎!”见到这块被岁月浸润的店铺招牌时,李治鸿难掩心中的兴奋,眼角禁不住有些湿润了。 李治鸿告诉记者,有个亲戚近日获悉东莞记忆首开区即将对外开放,来到中兴路骑楼街探访,看见“天成纱罗绸缎”这块店铺招牌后,便马上致电告知他们此事。原本他们以为这块招牌是根据历史资料还原出来的,后来才得知这块老招牌原本藏在砂石灰里,是修缮的工程人员一点一点精心“挖掘”出来的。对此,家人们内心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据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技术人员李刚介绍,“天成纱罗绸缎”所在的骑楼是一栋中西结合的历史建筑。修缮前,建筑的外立面经过粉刷,且风化破损严重,也不知商号招牌的存在。 修缮人员在清洗建筑墙砖水砂石的过程中发现有招牌的痕迹,于是特别重视。经过精细的施工,修缮人员最终将“天成纱罗绸缎”这块百年店铺招牌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块6个字的招牌,他们花费近20个工时才清理出来。”李刚说,真的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 百年商号印证古街昔日繁华 为了更深入了解“天成纱罗绸缎”这个百年商号背后的故事。近日,东莞记忆项目相关负责人一行,专程前往李治鸿的家中,拜会了包括李治鸿伯父李玉棠、李治鸿父亲李金锡等长者,从这些老人的记忆里了解这个百年商号背后的故事。 李玉棠、李金锡兄弟俩均已年过九旬,但他们身体康健、思维清晰。提到“天成纱罗绸缎”这个百年商号时,两位老人激动不已。“在我们小时候,父亲经常在我们面前讲起‘天成’的历史往事。” 据李金锡回忆,“天成纱罗绸缎”是由其祖父李合安创办,具体创办时间不详,但至今已超百年历史。其父李松光告诉他,当时,商铺所在的中兴路尾有一个很大的码头(省港码头),这里是整个东莞的货物枢纽。与码头相接的是珊洲河,而珊洲河的后街便是中兴路。因此当时中兴路特别繁华,也是当时东莞最大的商业街,街上各行各业的商品都有出售,包括米、海产、副食品等日杂用品。这条街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不已。 在李金锡的印象里,父亲李松光经常提到祖父经营的“天成纱罗绸缎”店铺生意红火,年盈利超3万银圆。正因为如此,祖父在1925年—1926年,又在东莞石龙开了一家分店,取名华龙商号。后来,他们全家移居香港。 “对纱绸行业,我们家族感情很深。”李金锡说,从祖父李合安创办天成商号开始,至今连续5代20多个人都在从事这一行业。且子孙后代创办的店名、企业均以“天字号”命名,如“香港天福”“莞城天伦”“东莞天鸿”等等。如今,他儿子开办的东莞天鸿纺织品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期盼重新进驻百年商铺 说到位于莞城的天伦纺织品商店,李治鸿不由得感慨,母亲黄合一直在精心打理这家店,至今已经40多年了。或许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尽管母亲已经87岁高龄且店铺离家有12公里,但是不管家人如何劝说,母亲都不同意关闭此店。 近日,沿着莞城街头平乐坊小学旁的皮鞋巷往里走,在千祥街的交汇口,记者找到了天伦纺织品商店。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纺织品,既有丝绸、布料等做衣服的面料,又有被子、枕头、毛毯等成品…… 店中央有一台“老古董”缝纫机,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正在踩着缝纫机制作枕头套。 这位老人就是黄合。见到记者到来,她很开心。“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也不缺什么。但是,我依然离不开这间店铺。”黄合说,“我每天忙忙碌碌,过得非常充实。尤其是看到店里挂着的那一件件由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手工艺品被顾客开心买走,我的内心越发满足。” 说到黄合和天伦纺织品商店时,整条老街上的街坊都会竖起大拇指。“黄合奶奶是我们这条老街上最勤劳、最称职、最讲信誉的店主了!”对面婚庆店的芳姨笑着说,“40余年如一日,她一直是我们这条老街的好榜样,真的了不起。” 说到“天成纱罗绸缎”这个百年商号重见天日一事时,黄合告诉记者,包括她在内的很多家族成员都希望进驻这间商铺。他们希望借助“天成纱罗绸缎”这个百年商号的诚信,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让人们在传承古老技艺的过程中,讲好百年商号的故事,讲好东莞记忆项目之中兴路骑楼古街的故事,讲好东莞这座千年古城的故事。 东莞记忆首开区: 深入挖掘并活化老商号 据东莞记忆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记忆首开区以“重塑千年古城生命力,打造多元共生的活力引擎、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街区典范”为总定位,采用“微改造”的更新方式,以“显露历史、修旧如故、传承文化、注入活力、多元共生”为理念进行打造。其中,对古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显露历史,修旧如故’,这是我们在修缮过程中一直严格遵循的理念。”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技术人员李刚说,正因为如此,在这次修缮的过程中,他们从15栋修缮的历史建筑中,成功保护性挖掘出了10个老商号,包括有“天成纱罗绸缎”“天盛金铺”“天宝银号”“悦华糖果”“祥发海味”“人安药房”等。这些老商号多数都被掩埋在了砂石灰里,经过工程人员仔细发掘、精细施工,将它们完好地保护下来,让它们得以完整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些老商号的重见天日,让人们对它们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也必将勾起无数老莞人心中的那份珍贵记忆。”东莞记忆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它们也更好地印证了莞城骑楼街旧时多彩繁华的商业景象,构成了莞城完整的生命历史,并让人感受到一间间老字号承载着的老莞人对往事的记忆。今后,相信广大市民和游客,只要走进这条古街,只要看到这些老招牌、老商号,都会被它们深深吸引。 正因为如此,自东莞记忆项目启动后,项目组便一直在开展东莞记忆·历史建筑故事征集活动,真诚欢迎广大市民将知晓或了解的建筑/街区故事(包括但不限于街区商贸盛况、名人轶事、历史商号、店铺历史等)与东莞记忆项目组一起分享。这条古街的繁华,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也是未来的。它必将让市民和游客从这些老商号中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条古街繁华历史的记载,了解到更多有关东莞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故事。 该负责人举例说,中兴路29号的历史建筑是一栋非常典型的骑楼。骑楼底部为商铺,二三层楼身立面设立弧形出挑阳台,由琉璃宝瓶栏杆围筑,女儿墙正面内凹,以镂空栏杆围筑,居中立水泥石板,原为楼房匾额。天台上有一座凉亭,六角攒尖葫芦顶,绿琉璃瓦面,檐下由六根水泥柱支撑。该建筑整体布局基本完整,中西合璧风格,具有西式山花、栏杆、水刷石等价值要素,装饰精美。为了更好地活化利用起这栋古历史建筑,这里今后将会做成一个东莞特色的本地文化和艺术对话的公共空间。到时,整个片区,不仅有古街区,还有公共的美术馆,其他的艺术机构以及艺术文化消费的音乐吧,这里将成为东莞人寻找乡愁,同时体验美好生活的一个交点。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