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今天下发
今天上午,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召开,《北京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今天下发,今年本市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市长王岐山在会上表示,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而均衡是公平的基础,政府要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根据《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显示,北京基础教育的基准分数五年来均排第一。但目前本市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市、区县两级政府将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 重点均衡发展力推“四个倾斜” 市、区两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市、区政府要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保证义务教育投入占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比例逐年提高。各区县政府要保证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学校运转经费按标准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制度,每年新增教育经费70%及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农村学校和城镇相对薄弱学校改造。 现阶段,促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是要大力推进“四个倾斜”:一是解决城乡教育均衡要向农村倾斜;二是解决区域教育均衡要向不发达地区倾斜;三是解决区域内教育均衡要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四是解决教育对象受教育均衡要向弱势群体倾斜。 目标 城乡、校际差距缩小 今后一个区(县)内如果优质校和薄弱校的差距太大,区县工作考评将难以达标。 据介绍,今后将建立以督导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公报、通报、表彰制度,定期对区域和学校间的差距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察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区县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对未履行义务教育各项保障职责的区县负责人以及市、区部门主管和责任人,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给予问责。 到2010年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显著缩小,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特别是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投入北京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超过76亿元 2006年北京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76.12亿元,比2005年的61.86亿元增加14.26亿元,增长23.05%,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1143.48亿元,比2005年的968.52亿元增加174.96亿元,增长18.06%,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4.99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市级教育事业费和教育费附加拨付农村教育经费已累计达到32亿元,其中2006年达到9.8亿元。 生均教育事业费连年增长 2006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5401元,比2005年增加781元,增长16.9%;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7064元,比2005年增加1548元,增长28.1%。2006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1619元,比2005年增加384元,增长31.1%;初中生均公用经费2461元,比2005年增加667元,增长37.1%。 措施 “巨无霸”年级将被消灭 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这样的情况目前在很多优质资源校并不少见。但2至3年内,类似的“巨无霸”年级将不复存在。 市教委今天表示,要“加强小学和初中招生计划管理,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对现有超大规模学校要采取措施,控制硬件再建设水平,2至3年内逐步过渡到适宜规模办学。”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小学每个年级应为2至4个班,独立设置的初中每个年级6至10个班,每个班级不能超过40人。限制年级数量和班额是为了让每个学生享受足够的教育资源,避免教育的“工业化大生产”倾向。按这个标准,一些小学需要把一个年级的规模缩小到现有的1/3甚至1/4。 北京市中小学班级规模一览表 学校类型 适宜规模 班额独立设置的小学 每年级2-4班,合计12-24班 ≤40人独立设置的初中 每年级6-10班,合计18-30班 ≤4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 每年级2-4班,合计18-36班 ≤40人完全中学 每年级4-6班,合计24-36班 初中段和高中段分别执行初中和高中的班额独立设置的高中 每年级8-12班,合计24-36班 ≤45人 学校硬件禁止“超豪华” 根据规划,2010年本市将全面实施《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到2010年,现有学校要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上达到新颁的办学标准。同时,对学校发展的上限也作出了适当限制。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规定,将对学校的硬件建设和使用的设备设施提出“上限标准”,禁止学校“豪华装修”。如果区县内有学校尚未达到办学标准,则要限制对条件好的学校的投入。市教委表示,办学条件达标过程中,要坚持标准,注重节约,严禁超标准建设。 6所学校9月开学变公办 体制改革校“脚踩两条船”的历史即将结束。今年9月开学,6所学校将开始按公办标准收费。两年内,本市47所体制改革校将全部完成改革,明确公办、民办性质。 今年9月变为公办校的学校包括:东城区府学小学、西城区铁三中、崇文区十一中学分校、宣武区华夏女中、朝阳区首师大(望京)附属实验学校、海淀区北大附中香山分校。 市教委规定,各区县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性质。两年内规范和理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管理。同时,教委重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建立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各区县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以开展实验研究、办特色班为名举办重点班。 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建可移动学校 目前在北京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共25万,占在京流动人口儿童少年总数的63%。 接收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北京除了努力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外,市级财政投入近3亿元,对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子女较多的公办中小学和区县给予专项补助,为已批准的专门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学校配备教学设备,在流动儿童少年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可移动的专门学校。 目前北京对在公办学校借读的务工农民子女免收借读费。对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全面登记,对符合安全、卫生等标准的学校颁发办学许可证,纳入民办学校管理。 工资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西城怀柔开始试点 “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一提法今年将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中小学教师工资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在怀柔、西城两区全面展开,但据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18个区县的教师平均工资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最高的区每年5.2万元,部分山区仅为2.9万元。 结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形成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收入差距,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为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提供补助津贴,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课改 高中新课程考试难度将降低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表示,高中新课程并不会像学生和家长所担心的加重了学习负担,按学段设定的模块考试反而会降低考试的难度。 李奕介绍,高中新课程用学分来描述学生课程修习情况,每个科目都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都要进行考试,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进入高中新课程后,一个学期划分为两个学段,每10周学习之后将进行一次学段考试,对前9周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针对家长关心的考试次数是否增加的担忧,李奕表示,尽管新课程与传统课程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考试次数仍是一学期两次,新课程的学段1、学段2的考试取代了以前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不同的是,学段考试是对过去9周学习的总结,期末的学段2考试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覆盖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而是侧重考查过去9周的学习。这意味着,新课程考试的内容会有所减少,难度也将相应降低。李奕同时说,各学科整体难度要求仍与以前保持一致。 质量 区县将监控教学质量 用2至3年时间建立和完善首都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义务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形成政府对区域、学校和学生个体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基本控制。 继续推进城区优质中小学在郊区县有条件的小城镇办分校。 成效 治理教育乱收费5区县得到800万元专项奖 治理教育乱收费,宣武区、石景山区、昌平区、怀柔区、延庆县今天被市政府授予2006年度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每个区县得到了80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李莉 制图:李杭珊 ) 责编:李兴存 (责任编辑:) |